投資這件事說難實在很難,說簡單其實也算簡單 ( 怎麼那麼愛說大話阿我!),經過一連串的學習、摸索與嘗試後,我發現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像廢話,但真的不是廢話),撇開內線消息或名牌之外,大家依據的不外乎就是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 之前說過三種方式都各有優缺點,而我自己比較喜歡以基本面為主,所以也花了一些時間學習財報相關的基本知識,將會在未來慢慢 (可能真的很慢🙀) 整理成文章和大家分享。而既然要以基本面為主要依據的話,那麼身為 (無依無靠的) 小散戶所能獲得最即時的正式資料就是每個月公布的營收了,理所當然就先從營收開始說起囉!
什麼是營收 ?
營收 ( revenue ) 又稱為營業額,是指企業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的各項收入,簡而言之就是每個月開門做生意「賣了多少錢」( 注意! 注意!不是「賺」了多少錢,是「賣」了多少錢!! )。
舉例來說,主婦以前在出版社工作,假設每本書賣 300 元,這個月賣了 1,000 本,一共賣出了 30 萬元的書,這 30 萬就是我們的營收( 是不是超簡單?! ),不過這筆收入尚未扣除其他成本和費用,例如印刷費、通路費、活動費、還有本人的薪水……等等,所以營收只能表示做了多少生意但不等於賺了多少錢。
在《算股達人的翻倍成長投資術》中,作者陳喬泓對營收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他將營收視為雨水,而淨利 (也就是真正賺到的錢) 則是水庫,雨下得越多,水庫的水位才可能越豐沛。不過,如果雨都不幸下錯地方,沒有下在水庫集水區,或是連續好幾年乾旱,然後又突然下一周的暴雨變成洪水,這都不是理想的情況。在了解這樣的概念後,對營收的解讀與判斷會有更清晰的想法。
每月營收公布時間
在台灣的股票市場,上市櫃公司依規定必須在每月10號以前公布上個月的營收,也就是三月公布二月的營收,四月公布三月的營收,以此類推,如果遇到假日則順延。扣除假日,每個月1-10號公司可以選擇任一天公布營收,所以我們應該在這段時間內密切關注營收的消息。
想要追蹤每月營收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另外,券商提供的免費軟體大多也會抓取相關資訊,所以資訊取得非常簡單,只要稍加留心即可。
什麼是營收成長率?
前面有提到,上市櫃公司強制每個月都得公佈營收,是財報項目中最即時的數據。在公布營收後,我們最急於知道的就是這個月營收「好不好?」。
好,或是不好,不能是一種感覺,也不會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 (殘酷的) 「比較值」 (雖然現實生活中最討厭被比較,但營收必須被比較啊! ),也就是營收成長率。若將這個月的營收跟上個月的營收比較,就是月營收成長率,也稱為月增率,更常看到的是縮寫 MoM ( month-over-month ),年營收成長率則是將今年本月與去年同月比較,慣用 YoY ( year-over-year ) 來表示,累計營收成長率則是從一月累計至當月,與去年同一時期的累計比較。有時也會看到QoQ (quarter- over- quarter ),那就是今年同季與去年同季比較。
快速看一眼營收成長率公式與幾個常用的縮寫:
接著,我們回到什麼叫做好? 什麼叫做不好?
從數字來看,營收成長率若是正數,表示在兩相比較之下是成長的,可以初步視為好。不過實際上需要考量的面相還很多。例如,大多數的公司在一年之中有所謂的淡旺季之分,因此比起月、季增率, 「年增率」呈現的趨勢往往更加重要。又或者,月營收的暴增可能來自於一次性的收入,對公司整體發展不一定具有實質幫助,參考價值自然也就不高。
舉個例子來看,這是櫻花 ( 9911 ) 的月營收,可以看到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一個月特別突出,一點進去發現,剛好都是每年的 12 月,這與實際情況也非常吻合,因為 12 月幾乎都是天氣轉冷的月份,如果這時家中熱水器有個三長兩短,冬天可就不好過了,加上適逢年底,趁機除舊佈新也很合理,熱水器銷售的好,營收當然也就跟著上升。由此可知,12 月就是櫻花的旺季。因此,我們若要追蹤櫻花的表現時,12 月的營收就比其他月份更加重要,在比較時也應該優先以年增率做為參考值。
從長期營收看出發展趨勢
除了單月營收外,更重要的是關注營收的長期發展,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網站所提供的免費圖表資訊初步判斷一間公司的發展趨勢與成長性。無庸置疑的,當營收表現具備穩定成長的態勢時,股價也有較大的機會穩定推升,看看下面幾個不同的例子。
穩定型: 中華電
不少人喜歡的存股中華電 ( 2412 ) ,以電信與網路月租費為主要收入,因為消費市場穩定,不會有暴起暴落的情況發生,營收表現雖有起伏,但落差不會太大,股價也維持區間震盪。
成長型: 中租 KY
租賃股中租 ( 5871 ) 就是標準的成長股型態,隨著營收的持續增長,股價也亦步亦趨地往上墊高。若能選擇像這樣持續且穩定成長的股票,身為股東也就能持續享有公司成長所帶來的豐碩果實,直到失去成長動能為止。
衰退型: 創見
以硬碟、記憶卡等消費性商品行銷全球的創見 ( 2451 ) 因自有品牌「Transcend」而廣為人知,一直以來也是穩健經營的好公司,但隨著智慧手機照相功能進步與雲端硬碟興起等因素,市場對於這類型商品的需求逐步下滑,想想以前用數位相機拍照時都至少要準備兩張記憶卡,喜歡的照片還要同時備份在電腦與外接硬碟中,而現在直接用手機拍一拍,就同步到雲端上了,記憶卡與隨身硬碟也幾乎沒在使用了,因為需求的全面性衰退反應在營收與股價上自然也可見一斑。
變動型: 聯發科
IC 設計龍頭股聯發科 ( 2454) 雖然一直都維持著極高的市場地位與良好的競爭力,但因電子產業變化迅速,相較於營收表現,股價更容易受到題材與市場熱度所影響,營收與股價不一定呈現正相關性,此時若僅以營收當作判斷基礎的話,反而不容易抓到股價的走勢。
營收觀察要注意的三件事
看了上面的例子後,相信你對營收與股價的關係應該有所了解了。不過如同一開始所提到的,因為營收尚未扣除所有的成本與費用,所以僅能作為初步資訊,特別是這三件事一定要注意。
1. 營收表現是否具有持續性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營收的成長最好具有「持續性」,才能夠成為股價推升的動力。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暴漲暴跌的營收參考價值並不高,如同一開始提到集水區的概念,我們希望的是穩定持續的雨水,而非洪水與乾旱交互出現的極端天氣。
2. 高營收不等於公司有賺錢
有不少人總是追逐著營收買賣股票,一看到營收公布表現亮眼,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就衝進去買。這種方式有時有用,但更常白忙一場或是踢到鐵板。因為在意基本面的投資人除了關注營收外,更在意公司整體的表現,營收很重要,但公司有沒有賺錢更重要,偏偏高營收「不等於」公司有賺錢。
3. 是否與公司官方新聞一致
最後,當我持續關注一檔股票時,我也會特別關注官方釋出的訊息是否與營收表現一致。舉例來說,假設某公司這個月表現很差,公司提到因為客戶拉貨遞延,那麼到了下個月理應就要有所反應,如果下個月、下下個月、下下下個月營收都未見起色,說好的遞延根本不知道在哪裡,我就會認為拉貨遞延或許只是推託之辭,也許真正的原因根本是跑單了呀!
好的,夜色已深,就先在這邊收個尾 (草草結束) ,以上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營收。希望這些整理歸納對你有幫助,若你有任何建議指教也歡迎隨時私訊我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