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書盤點致富 博客來 / 金石堂 / 誠品 / momo / 讀墨 / 今周刊官網

【帶你讀好書】7個方法跳脫匱乏循環,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 ── 《大腦不滿足》

我有時會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很難擺脫被寫在基因裡的「匱乏感」?

從對食物的匱乏到對物資的匱乏,
從對資訊的匱乏到對確定性的匱乏
從對認同的匱乏到對影響力的匱乏,
從對愛的匱乏到對幸福的匱乏⋯

即便好不容易習得了一點滿足感,匱乏提示依舊無所不在,讓人一不小心就被拽入匱乏循環的深淵中。後來想想,如果註定無法擺脫匱乏感,不如就⋯

多認識它一點,與之好好相處吧!

《大腦不滿足》是我近期很喜歡的一本書,書中指出,匱乏循環是一種古老的生存機制,並且由三個要素組成,分別是:機會無法預測的獎賞快速的重複性。雖然匱乏的運作機制曾幫助我們的祖先生存,但在現代社會中卻可能導致嚴重的問題。

同時,匱乏感不僅限於金錢和物質,還可能涉及確定性、影響力、食物、資訊和幸福感等方面。例如,在社交媒體時代,我們可能對資訊和影響力產生匱乏感。作者特別提到了影響力的匱乏,分為兩種自我評價:「真正的自豪」「傲慢的自豪」

「真正的自豪」來自內心,即使沒有外界認可也能感到滿足;而「傲慢的自豪」則過度依賴他人的認可,可能導致自我毀滅。在書中提到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在職場中,當較高的職位與較高的薪水擺在眼前二選一的時候,更多人會選擇職位較高但薪水較低的工作。這反映了人們對影響力和地位的渴望可能超過對金錢的需求。

對於物品的匱乏可能導致囤積行為,用不到的東西越積越多,解決方法便是進行斷捨離。

投資也可能陷入匱乏循環。過度分散投資可能導致無法有效管理,反而增加匱乏感。

而這幾個思考方向或許有助於我們擺脫匱乏的循環:

  1. 抵制數字的吸引力:不要過度關注粉絲數、點讚數等量化指標,而要設定更有意義的個人目標。
  2. 重新定義金錢的意義:不是追求越多越好,而是考慮金錢如何服務我們的人生和興趣。
  3. 進行盤點:通過盤點,我們可以看清自己的消費習慣和無意識決策,從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4. 設定不同的目標:例如,作為一個 Podcast 的創作者來說,可以多關注與聽眾互動的質量,而不僅僅是下載量。
  5. 培養覺察力:學會識別生活中的匱乏循環,包括那些不那麼明顯的方面,如對確定性或影響力的渴求。
  6. 平衡追求和滿足:認識到追求影響力本身不是壞事,但過度執著可能導致負面結果。
  7. 長期思考:長期思維有助於我們從短期舒適的匱乏循環轉變為長期成長的豐盛循環。

《大腦不滿足》這本書匯集了人類學、藥學、生理學、心理學與哲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提醒我們要警惕生活中各種形式的匱乏循環,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策略來應對。通過增強自我覺察,設定更有意義的目標,以及重新定義成功和滿足感,我們可以逐步擺脫匱乏循環的束縛,找回生活的主導權。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但最終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作者:麥可·伊斯特
譯者:林慈敏
出版:方舟文化

為何我們的慾望永遠無法滿足?即使身在資源充足的年代,隨着數碼浪潮來襲,大腦更容易陷入匱乏,渴望更多食物、物品、資訊和影響力。然而,當過度消費引發問題,盲目追求「更少」卻可能變得更糟……長期專門研究人類行為的內華達大學教授勇闖世界,走過長達6萬4千公里的旅程,探索人類大腦永遠不滿足的真相,揭開富足真正的意義。跟隨作者向猶他大學的哲學系教授、伊拉克的精神科醫師、輕裝前往世界旅行的探險家、玻利維亞叢林中的齊曼內人、本篤會修士等學習,這場橫跨人類學、藥學、生理學、心理學與哲學的知識饗宴,幫助你識破「匱乏循環」無所不在的陷阱,從追求短期舒適的「匱乏循環」,轉變為重視長期成長的「豐盛循環」。